查看原文
其他

对话《闪亮的日子》总编剧绿头鱼:豆瓣9.3,分账综艺如何降本增效?

冷眼编辑部 冷眼看电视 2023-05-08

首先,再次欢迎大千做客冷眼。

对话《欢迎来到蘑菇屋》总导演赵浩:聊聊慢综艺的“有为”与“无为”后,冷眼再次邀请到了大千另一档强势综艺IP,《闪亮的日子》总编剧绿头鱼来冷眼对谈。

开年,借着《闪亮的日子》热播,冷眼想和大家聊一个2022的综艺关键词,当然,也是2023年所有综艺人都要继续突破的议题:降本增效

在去年一整年的尝试下,大千无疑是“降本增效”领域内最亮眼的制作公司,没有之一。

一档小成本、轻制作、无剧本、全程裸播的分账日更综艺在豆瓣斩获了9.3分。

《闪亮的日子》的成功给市场带来了一个积极的信号,即在分账模式下,综艺或许也能不再依赖广告主而靠内容取胜。

在“降本增效”的驱动下,大制作、强明星、重资源的S级项目、综N代的内容垄断局面或将被打破,“小而美”的综艺将迎来更多浮出水面的机会。

那么,《闪亮的日子》究竟是如何完成降本增效的?

从制作端到内容端,又是如何“保质又保量”?

冷眼与《闪亮的日子》总编剧绿头鱼展开了一次深度对谈。


制片层面要“降本”更要“增效”

众所周知,制片的核心要以就是在不伤内容的情况下,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。

但如何界定“不伤内容”?

绿头鱼向冷眼抛出了两个问题:这个东西有必要吗?真实的诉求是什么?

在绿头鱼看来,制片的核心就是要满足节目内容的核心诉求,在此基础上,团队总能找到更低成本的替代方案。

以2022年夏天播出的休番特辑内蒙古之旅为例:

摄像保证镜头足够丰富就行,于是团队砍掉了近一半的摄像,让艺人和艺人PD手持GoPro进行补充;

日常旅游节目不需要呈现过于精致的妆造,艺人自身就可以完成,于是跟妆团队可以减免;

本地制片直接换成当地旅游团;

砍掉多余的艺人PD让现场导演、总导演、总编剧兼任。

更精简的团队配置,也让节目能更关注于核心的表达。

节目中常有的“表演环节”也正是顺应了这样的逻辑。

比起声光电包装来说,表演状态更重要。节目组在民宿、在陆虎公司搭建的小舞台,用横幅、礼花炮搞出了一些“没钱的”仪式感。

在外部要素被极简后,反而因为能看清嘉宾们表演的情绪,而让节目显得更加饱满。

当然,这还只是能被我们看到的“精简”。

在绿头鱼看来,《闪亮的日子》团队最核心的“精简”是:恰好能让团队维系在一个能保证所有环节顺滑推进的状态,确保每个录制环节之间的转场都严丝合缝。

说起来容易,但每个综艺人都明白,这在实操过程中极为困难。

为何如此要求?绿头鱼向冷眼介绍了罗导《反正竞赛还很长》一书中提到的制作理念:一个好的节目最重要的在于一个事情的细节和完成度。中间有1%的差池,就会让节目组的情绪和状态慢慢死去。

在《闪亮的日子》拍摄过程中,嘉宾转场前,下个环节的布点已经完成、各工作人员已经就位;嘉宾完成转场即可马上开录下一环节。

同时,无论如何精简,为了确保录制时的情绪和状态,绿头鱼团队仍会花预算保证开录前进行过试玩彩排。

内容、情绪的连贯性其实是我们在制作中常常会忽视的问题。无论是户外真人秀还是棚拍录制,其实很多节目组都把大量的时间消耗在了场地变换或环节推进后“重新进入状态”的情绪调动的过程当中。

如果说,人员、场地的精简是“降本”,那么“对环节推进的关注”则是《闪亮的日子》中最为核心的“增效”。

或许这不是一个像“降本”一样可以被完全经验化、方法论的策略,但这是冷眼最想呼吁创作者们去花心思琢磨的,“内容与制片层面相互磨合”的创作趋势。


内容层面要“降本”但不降“真”

与在制片层面类似,“真实的诉求是什么?”这一问题在内容的考量上也同样重要。

敢于进行“降本增效”的前提是,节目一定要抓稳自身不依靠预算高低而变动的核心,对于真人秀而言,则是降本不降“真”。

冷眼一直有一个观点:二流的真人秀做台本,一流的真人秀画迷宫。

闪亮的团队属于后者。

1)减少在结果预设上的推导,把功夫用在抓手的设计上

作为一档日更综艺,《闪亮的日子》的创作任务是繁重的。

绿头鱼告诉冷眼,《闪亮的日子》可能是自己从业以来,做过的最累的一档节目。

从选题执行到粗剪、精剪、定剪,一周至少要审30多遍片子。

但也就在这样的“锻炼”下,导演组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创作方法论。

“我们找到了一块地,但一块地里有什么,需要靠他们自己去发掘。”

在录制过程中,导演组从不进行结果的预设,只是给出框架台本。

拿内蒙古特辑来说,绿头鱼团队只是事先进行了踩点,找到了市民文化生活丰富的广场、特色马车项目和内蒙古特色冰淇淋等能让导演组都立刻想玩、觉得好玩的地方。把它们作为抓手,剩下的就交给闪亮家族自由发挥。

自由到什么地步?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一个高端定制游。

闪亮家族不需要进行分房、抢夺资源等各种体脑力游戏,而只需要作为游客沉浸在旅游体验中。

“我相信,导演组觉得好玩的地方,他们到了那也会最真实的反应,这些反应会是足够好看的。”

这暗含了绿头鱼的一个创作理念,同样来自于罗导的《反正竞赛还很长》:“只要过程有趣、结果正确,是什么结果都无所谓。”

《闪亮的日子》既不通过台本预设结果、也不操控结果,甚至节目组不制定规则。绿头鱼完全将规则的定义权交给嘉宾。

在绿头鱼看来,如果将规则喂给嘉宾,那么嘉宾会习惯在规则下办事,给到节目组的东西只会是意料之内的东西,甚至可能消耗掉嘉宾的体力和情绪。

想要意料之外的精彩,节目组必须克制地将节目最终的目的传达给嘉宾,随后等待结果的自然发生。

当然,嘉宾也很争气,给了导演组足够有趣的过程。

例如在“厨艺争霸赛”一期中,怎么比拼、比什么完全来自于嘉宾自己的创意。于是,闪亮家族贡献了各种奇葩菜名,过程也意外百出,例如有人不会杀鱼、切到手、糕点没蒸熟。

试想,如果是流程清晰规则明确的厨艺争霸赛,这些意外绝对会被排除在镜头外。但恰恰是《闪亮的日子》选择保留了这些意外,才能让节目中流淌着真人秀的“真”的况味。

不会杀鱼就开启场外救助、王晨艺暖心送上创口贴、没蒸熟就改菜名。达到结果有很多方式,怎样达到的不重要,结果正确就好。最终闪亮家族评选出心中最爱的菜品,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完成了一次团建。

通过抓手去刺激嘉宾产生最真的反应,而不是通过台本去消耗嘉宾的情绪,让嘉宾演出预设的反应。

这是《闪亮的日子》能做出清新、独特、不作秀的真人秀观感,进而获得好评的关键原因。

2)要有做减法的勇气

冷眼追问道,如果嘉宾发挥出来的内容不好看怎么办?

绿头鱼很坦诚地表示,《闪亮的日子》每一次的放手录制的确不是100%成功。

例如内蒙古特辑的白桦林部分,就因为抓手设计得过散,没有让嘉宾形成有效的互动。

绿头鱼反思道,如果再来一次,会在录制阶段就把这部分拿掉。这样就可以减少嘉宾情绪的消耗,从而下个环节也能被呈现得更加精彩。

在剪辑阶段,《闪亮的日子》也拿掉了很多不够精彩的部分。

《闪亮的日子》要求剪辑节奏要快。

“要大胆做减法”,绿头鱼说道,“如果节奏太慢,快乐会很晚才会到。”特别是在分账模式下,观众如果觉得无聊就会流失掉,这将直接影响到节目收益。

《闪亮的日子》的素材与成片比要高于同类的绝大多数真人秀。

绿头鱼透露,节目在粗剪阶段就会出约1个小时的样片,从中精简到15分钟;有些片子甚至为了保证素材量跟拍了十天。 

当然,如果成片不够精彩也会被直接放弃掉,第三季放弃了足足一周的内容量。如此才确保了《闪亮的日子》虽然短小但足够精悍。

冷眼想同样以罗导的一句话为对谈作结,“综艺节目是一个无论何时何地都让人无法安心,随时会突变的怪物。”

真人秀对于导演来说就像一场未知的冒险,因为即使导演组进行了预演,但同样的刺激物是否能激起嘉宾的有效反应,这是不确定的。

剧本会给导演组确定的安全感。但为了追求真人秀的真,绿头鱼抛弃剧本,选择了一条更为艰难的路。

对于绿头鱼来说,安全感来源于嘉宾、导演组和剪辑老师们。即使没有剧本,一群真诚有趣的嘉宾、一群会策划、懂配合的导演组还有能从大量的素材中雕琢出金子的剪辑老师们,这样的组合能碰撞出比预设的剧本更精彩的东西。

做节目以真为发心,抓住了这个核心,降本不降真,才能收获观众的喜爱,达到“增效”的结果。

友情提醒一下大家,因为公众号平台改变了推送规则,所以,如果你还想经常看到我的文章,需要在每次阅读后,给我的文章点一下“在看”。

这样,每次更新推送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你的订阅列表里。

本文图片均来源网络
文/十四


推荐阅读




《会画少年的天空》:当艺术也被“模式化”?



《乐业中国2022》:职场类纪录片的破题新思路



《江苏卫视2023跨年演唱会》:如何把内容与形式做到极致?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